2022年全年物价走势温和,专家预计2023年高通胀风险依然不大
三要进一步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推动内外资企业等市场主体深度参与创业创新。
2017年上半年的业务回顾发电装机容量至2017年6月30日,华润电力运营权益装机容量合共为37,020兆瓦,其中燃煤发电厂的运营权益装机容量为31,158兆瓦,占集团总运营权益装机容量的84.2%;风电、水电、太阳能及燃气发电容量分别为5,330兆瓦、280兆瓦、175兆瓦及77兆瓦,合共占集团总运营权益装机容量的15.8%,较2016年底上升1.7个百分点。净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下列因素所致:燃料成本增加。
资本开支2017年上半年,华润电力的现金资本开支合共约48.5亿港元,其中5.6亿港元用于已运营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安全节能、供热等技术改造,约16.1亿港元用于燃煤机组的建设,约25.0亿港元用于风电场、光伏电站及水电站的建设,及约1.8亿港元用于煤矿的改造与基建汽柴油销售量同比上升1-7月份,销售汽柴油51.05万吨,同比增长12.7%。电力运行平稳1-7月份全市累计发电量达4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销增幅明显1-7月份,全市销售煤炭36084万吨,同比增加7635万吨,增幅26.8%。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33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7%,其中工业用电量为30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
其中汽油21.58万吨,同比下降0.6%。柴油29.47万吨,同比增长25%。竞争性市场交易分为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
发电企业在改革中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对发电成本高的火电企业挑战更大。有些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随着改革深入,自然会尘埃落定。一旦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摸索出市场化路子,制定出公平、透明且简单、易行的交易规则,能够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又能为各方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进程就会加快。四是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的步伐也有可能加快。
二是各省搞电改会有不同模式。跨几个省的区域电力市场有利于资源在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有利于几个省资源优势互补,有利于打破省间壁垒,所以区域电力市场随着整个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出现。
9号文明确的任务,我们就坚定信心,大胆去干,排除困难,增强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对下一步电力体制改革走势的研判一是会有更多省份搞电改。在成熟电力市场国家,发电公司办售电公司是一条成功的路子。水电、核电也给予二类优先发电保障。
2015年云南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320亿千瓦时,用户电价平均降幅0.108元/千瓦时,为工业企业实际减少电费支出36亿元。它虽然在理论上好处很多,但起步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要协调好相关省的利益,还要取得电网企业的支持和配合。一是这次电改涉及到多个部门职责,推进改革需要较多的组织协调工作。随着电力市场建立和发展,将来还会像国外电力市场一样,开展电力金融衍生品交易,以对冲现货市场带来的价格波动。
现在云南组建电力交易中心股份制的力度可能又超过贵州。改变电网企业的功能定位和运营模式,肯定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新一轮电改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单独完成的。将来我国区域电力市场肯定会出现,首先出现在京津冀区域,还是以广东为中心的南方几个省,还是今天开会讨论的西北区域电力市场,它既是政府推动的结果,更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改革和规范电网企业运营模式,电网企业不再以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收入来源,而是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除了燃料成本外,人工成本、设备折旧、财务费用在度电成本中占有10~15%的比重,这方面在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上也有比较大的挖掘潜力。五是初步探索了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模式。9号文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配电网,为什么发电企业有电力专业优势还不可以干呢?发电企业做配电网,它不掌握调度,就不存在不公平交易问题。发电企业搞售电公司,不仅有专业优势,还有市场优势,一头连着发电,一头连着用户,有利于稳定发电企业整体收益,增强抗风险能力。(一)对电网企业的影响一是电网企业要适应改革带来的转变。
如何看待当前的电力体制改革?这个问题争论很多、看法很多、观点很多,怎么评判?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那么,发电企业如何参与电力体制改革呢?如何在改革中努力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呢?一是获取优先发电计划。
但不鼓励发电企业投资建设向用户直接供电的专用线路,因为它不承担社会责任,违背公平竞争原则。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各地搞电改,对各地上报方案进行审核,它不是审批,主要审核是否符合9号文及配套文件精神。
据网上统计,全国已注册售电公司上千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层面,就有八个司局直接涉及到电改。
落实优先购电任务,各个公用发电机组会分得一部分计划发电量,这一部分发电量可以拿出来与清洁能源发电进行发电权置换,从而换得一部分收益。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企业的影响今天到会的电网和发电企业很多,说明大家对电力体制改革高度关注。现在已经有至少十几个省编制了方案,已上报省政府,下一步就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云南、贵州、广东、重庆等几个省市已经率先开展了电改综合试点和售电侧改革专项试点,最近又有山西、广西开展综合试点。
中发9号文有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近期28项重点任务。2016年贵州放开发用电计划比例将达到30%至40%,预计降低大工业用电成本64亿元。
二是电改对电网企业带来深刻影响,它改变了电网企业的功能定位和运营模式。贵州率先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股份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云南拟组建电网企业相对控股的电力交易中心,已公开向社会募集股东11席。
当然它改革力度越大,可能产生的问题越多。将来80%以上、甚至90%电量,都要签订中长期合同,以维护发电企业相对稳定收益。
三是当前电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按照市场化方向推进电改,发电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新一轮电改仅仅开始一年多,落地时间不长,应该说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输配电价改革已经扩大到18个省。四是社会资本踊跃投资售电公司。第二个原因,各地实际情况不一样,做法也就不一样,允许各地按9号文的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还可以通过参加煤炭市场的金融期货套期保值,来对冲煤炭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这在国际上是通行做法。目前,还有很多省正在编制改革试点方案,其中有些省的改革试点方案已上报省政府,即将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电改开始起步时,大家对9号文的领会,结合各地情况制定本地改革方案,都是一个耗时、耗力、周折、摸索的过程,一旦找到了路子、走上正轨了,就有可能加速前行。落地9号文,既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实践探索,在中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外国的模式也肯定不完全适合中国的情况。
贵州已工商注册售电公司42家,云南16家。计划+市场存量+增量的模式基本得到了送、受电省的认可,并已开展了增量电量市场化交易。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